您的位置:首页>综合体育>正文

“背篓少年” 从大山孩子到网球明星

编辑:admin 时间:2023年1月16日 22:07:11

  少年纵身一跃,向着飞驰而来的网球挥动球拍。“咻”的一声,球快速越过球网,飞往数米之外的另一边。也许是由于持续用力,他那只握着球拍的手掌有些发白。,  今年14岁的王发火了。照片里,身高超过170cm的王发穿着一件蓝色T恤,他背着一个颇具民族特色的竹编背篓,里面放着两只网球拍,黝黑的脸上绽出爽朗的笑容,一双眼睛大而亮。,  命运是在2016年开始改变的。因为那枚绿色小球,王发走出了那座位于边境的大山,看到了无边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。,  大山里的孩子,  2016年,王发8岁。当时他正在沧源县勐董镇下辖的村级小学——芒回小学上课,突然被老师叫到一位又高又壮的陌生人面前,这个人就是总教练张晓洪。,  按照张晓洪的要求,王发进行了折返跑、扔球之类的活动,他穿着凉鞋,短跑冲刺却跑得飞快,连一口大气都没喘。一番测试之后,几个项目都得了优秀。张晓洪简单看了王发的体型,瘦,跟腱又长,便决定收下他。,  彼时,王发家仍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,家里的房子是在政府补贴下盖起来的。他从没离开过这座大山,除了学校,家里的六亩地就是王发最常去的地方。他的父亲外出打工了,王发是家里唯一的男性劳动力,没事的时候,他就得跟着母亲去种菜、喂猪。,  王发所在的沧源县,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。村寨搭建在大山里,头顶的天空被山峦遮蔽,村里人大多靠种地和养猪为生。村里孩子就读的小学也建在山上,两层高的教学楼拔地而起,装着学前班和一至四年级。读书是他们走出大山的唯一希望,但是王发的成绩并不靠前,村里也少有孩子能顺利读高中、大学的。,  尽管还没见过网球,也不知道打网球究竟是怎样的运动。王发还是决定跟着张晓洪走,因为只要加入他的俱乐部,就能离开这座大山,去往昆明,看一看外面的世界。,  被选中之后,  来到昆明之后,高强度的训练让孩子们萌生过退意。王发偷过懒,打累了,就找借口说自己要去上厕所。他也想过离开这里,队里的一个小伙伴曾经找他密谋逃离。然而两个人还没动身,就被张教练知道了,计划不了了之。,  第一年训练结束时,孩子们都觉得太累了。等到春节放假回家时,十个孩子商量好,都不再回去训练。最后,张晓洪只好回到沧源县,把他们一个个劝了回来。, 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接受打网球这件事,张晓洪想方设法地让他们爱上网球。每天晚上睡前,他都要去给孩子们讲网球的故事,李娜、费德勒、纳达尔等知名球员挨个讲过去,有时还会放他们的比赛视频,他总是说,“中国会有第二个李娜!”孩子们听得入迷,慢慢也开始爱上了网球。王发对费德勒格外感兴趣,他有时缠着张晓洪,让教练讲了一遍又一遍费德勒的故事。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胜负欲,张晓洪还决定每周举办一次队内比赛,只要赢了,就可以获得一件喜欢的玩具。,  然而一年多之后,队伍里还是有人离开了。张晓洪说,有个孩子家里缺了劳动力,家里一定要把他叫回去干活儿。于是孩子放下了球拍,拿起了喂猪的饲料。,  “2019年练了327天,2020年练了307天……”张晓洪熟记着他们的训练时长。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,他们有了一些成绩。当初挑中的10个佤族孩子还剩下7个,他们之中有6个人获得各类青少年比赛的全国冠军。在2020年全国青少年网球积分排名系列赛上,总积分前4名中,有3名来自这个俱乐部。,  被网球改变的人生,  因为打网球,王发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,  从前在村寨里,洗澡不是每天必须做的事情。刚去俱乐部时,王发连洗澡都不太会。张晓洪计算过,连脱衣服带洗澡,他一共只花2分钟。张晓洪成了他们的生活老师,他记得王发刚进队伍时,每次摸到他的脚,都是臭的。没有办法,他开始盯着孩子们洗澡。,  在队里,晚上的文化课也照常进行。有时候,孩子们还能在俱乐部跟着老师学习其他的爱好,比如弹古筝、唱歌。腼腆的白思晨,也在教练和老师的教导下,学会了主动和人打招呼。,  再次回到村庄时,王发成了全村最令人羡慕的孩子。,  他不仅去了昆明,还去过上海、廊坊、深圳、广州、青岛……他坐在飞机上看到了高空的辽阔,也在沙滩边望见了大海的无边无际,“人生都变得不一样了。”王发在电话里把新世界告诉父母,回到村里则讲给围上来的小伙伴们听。他开始有了梦想,希望能做职业网球运动员,如果成绩达不到,就去做一个网球教练。,  这些天,张晓洪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,去记录人生最重要的1000天,全力以赴地备战下一届全运会。他期待着王发和队友们再创佳绩,给更多山区少年带去希望。为此,他还从云南带回了几十个竹编背篓,放在河北廊坊的训练室里,希望借此提醒大家“为什么而出发”。,  新京报记者 汪畅

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:
热文榜单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