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>综合体育>正文

背篓网球少年王发:要成为费德勒那样的运动员

编辑:admin 时间:2022年9月14日 20:30:12

  8岁,他因网球走出大山,  12岁,他夺得全国总决赛男单冠军,  他背后有位义乌老板赞助,  背篓网球少年王发:,  要成为费德勒那样的运动员,  皮肤黝黑,笑容憨厚,身背颇具民族特色的竹编小背篓,里面装着两把网球拍……当这位来自云南临沧的佤族少年站在网球场上,一路过关斩将,不禁引发众人关注的目光。,  8月底,在2022年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,瘦小的王发成为黑马,一举夺得U14男子组单打冠军。,  作为全国第一批正式接触网球的佤族人,站在聚光灯下,王发用带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感叹:“网球可以改变我的人生。”,  而他身后,站着一位期待帮助他实现“人生逆袭”的导师张晓洪。55岁的张晓洪做了20多年的网球教练。自2014年起,他创办云南昆明野象俱乐部,在云南大山里选拔了20多位“网球苗子”,带他们走进网球世界。他笃信,“中国会出现第二个李娜。”,  没想到会受到这么多人关注,  8月30日,夺得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冠军后的第二天,王发就返回了俱乐部,回归日常训练。,  对于王发和教练张晓洪而言,这个冠军是意料之中,甚至含金量不算高。张晓洪反而对近期王发不太稳定的表现有点失望。,  之前,14岁的王发接连参加了四场网球比赛,其中,两场青少年比赛,两场成人比赛,“成人赛是为了锻炼,青少年赛就是奔着夺冠去的。”,  相对于广州这场比赛,张晓洪更牵挂的是在成都的全国青少年网球积分排名系列赛。那一场比赛中,王发遗憾地止步八强,“我们前一晚赶到成都,第二天就参加比赛,可能他太疲劳了。”,  王发有过更好的成绩。2020年,在青少年网球巡回赛中,12岁的他获得全国总决赛男单冠军。那一年,他在全国积分排名位列前三。王发还为此获得了第一部手机。,  在国内,青少年网球比赛大多没有奖金,但俱乐部流传着一套奖励机制——只要参加比赛取得成绩,张晓洪就会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,“如果获得全国冠军,就奖励一部手机。”,  从广州比赛归来后,王发却没提过任何愿望,只一心扑在训练中,他渴望闯进职业网球的大门。,  这一次,聚光灯却打在了这个用佤族背篓装着网球拍的少年身上。“很惊讶,没想到这么多人会因为这场比赛关注我。”王发看到大家的鼓励,也给了他更多信心。,  8岁背着背篓走出大山练球,  王发用来装球拍的竹编背篓,在张晓洪的车上已经放了六年。,  “山区孩子能吃苦、肯拼、听话。更重要的是,如果没人去挖掘,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网球,即便是好苗子,也会失去机会。”2014年,做了20年网球教练的张晓洪创办了俱乐部,并瞄准了山区孩子。,  张晓洪想从中选拔网球苗子进行公益培养,可接连走访了很多地方,都没有人相信他,“去过云南、四川、西藏,别人一听,都怀疑我是骗子。”,  云南临沧沧源县率先接纳了张晓洪。2016年,张晓洪走进云南临沧的大山里,挑选了10名佤族孩子,王发就是其中之一。,  张晓洪对王发在选拔测试中的表现记忆深刻。“跑步、扔球、接球,每一项测试都是优秀。”张晓洪评价说,王发耐力好,爆发力、协调性、反应程度都不错。,  基本技能的测试只耗时十余分钟,张晓洪花了更多时间去游说这群孩子的父母。,  王发的父母40多岁,是山区里的一对普通农民。“王发是个打网球的好苗子,不培养可惜了。”张晓洪把自己的证书和过往取得的成绩摆在他们面前,这对朴实的农民最终点头答应。,  2016年下半年,张晓洪带着王发等十个孩子走出大山。8岁的王发用当地人常用的背篓装上自己的物品,离开了父母和弟弟、妹妹。,  每天打墙,挥拍七八千次,  起初,俱乐部设立在小区滇池卫城边,有四片球场和一面网球墙。球场旁,张晓洪和孩子们就住在集装箱改造的简易宿舍内。,  一天持续五六个小时的网球训练却一度让王发觉得痛苦。“每天打墙,一天要挥拍七八千次。”王发当时一点也不喜欢网球,半年后,他和队友们回家过年,都吵着不要回昆明练球。,  春节过后,张晓洪又去了临沧市,花了20天,挨家挨户把孩子们劝了回来。,  张晓洪也在反思中调整了教育模式。“先让孩子们喜欢上网球。”张晓洪24小时陪伴着这群七八岁大的孩子,每天给他们讲体育运动员的故事,“从李娜、郑洁,讲到了费德勒。”,  王发最喜欢听费德勒的故事。那一两年,王发几乎天天来问和费德勒相关的事。王发逐渐把他视为榜样,对网球越来越投入。,  在其他队员的带动下,王发变得很想赢球,在一天6小时的集体训练后,经常加练。10岁起,王发的右手掌就磨出了一层茧。,  集体训练通常从早上6点开始,但有段时间,王发和队员们早上4点就自发起床加练。,  去年起,王发开始每天写日记,记录自己一天的训练情况和收获。“因为网球,我收获了很多朋友,还走遍了半个中国。”王发说,打网球让他学会调整心态,每年过年回家,父母也说他变得更稳重了。,  王发期待网球带自己走得更远,想成为费德勒那样伟大的运动员,想成为父母的骄傲。,  背后有位义乌老板赞助商,  目前,俱乐部付费培养的公益队员有20多名,最小的3岁,最大的18岁。他们来自临沧、楚雄、昭通、怒江,大多都是少数民族,佤族、彝族、傈僳族、白族……,  2020年,俱乐部搬迁至河北廊坊,球场增至12片,教练人数也有所增加。随着队员们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崭露头角,全国各地的家长也慕名而来。,  随着接触的家长变多,张晓洪开始从对孩子的选拔逐渐转为“考核家长”。张晓洪只愿接受抱着平常心而来的家长,他们的想法是——“打得出来就打下去,打不出来就当作兴趣特长,还拥有了一个好身体。”,  到孩子的考核环节,除了基本潜能,张晓洪更在意孩子对网球的情感投入。“喜欢也分两种,有的孩子是真喜欢,有的只是为了迎合家长,或者逃避学业,装作喜欢。”在张晓洪看来,身体条件有限但足够热爱网球的孩子,成材的可能性更大。,  张晓洪通常会告诉家长,自己要和孩子相处两三个月,才能决定是否培养对方,“只有在相处中,我才能感受到孩子是否真喜欢网球。”,  张晓洪曾和一些省队达成过合作,但最后并不成功。眼下,他想开始新的尝试,用队员的成绩去寻找合适的资金赞助,他唯一的要求是,“我的队员还是要自己带到底。”,  两年前,张晓洪结识了一位喜欢网球的义乌老板。“他在球场上看到王发,很看好他,也和他比了一场。”2020年,这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输给了12岁的王发。此后,他一直为王发提供赞助。,  两年后的今天9月14日,他们约定在义乌再比一场。张晓洪半开玩笑地说:“王发如果又赢了,俱乐部的又一笔赞助就有着落了。”

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:
热文榜单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