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杭州7月20日电(钱晨菲 魏嫣然)“用最初的心,走最远的路。”在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球场上,巨大横幅上的标语引人注目,好似诉说着浙江“足球小子”们的梦想。, 在中国足球版图中,浙江一度曾被视为“足球沙漠”。坚持青训,让浙江足球发展迎来转机。记者近日走进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和当地多所小学,感受当地如何打破体教壁垒,助力浙江足球蓬勃发展。, 走入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的青训基地,身着统一白色球服的队员正在烈日下训练。, “这是浙江U13队,是俱乐部2009年龄段的梯队。”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薛军介绍,这支队伍成立于2018年暑期,目前共有29名队员。自成立以来,队伍一直由日籍教练带队训练,并数次在足校联盟杯、立昊杯等全国性赛事中获得好成绩。, 从最初把队员送出去留洋,到如今与日籍教练团队合作,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为何坚持中日青训融合发展?, 俱乐部青训总监池谷友良介绍,“在日本,体育和教育是融为一体的,追求文武两立。从小学阶段开始,日本的每个小学都会和俱乐部合作,打造一套完备的、自下而上的青训体系。”, 在日本青训模式的影响下,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为每个阶段的青训球员规划了清晰的成长体系,制定了青训大纲,帮助球员不断提高。不仅如此,俱乐部还注重培养球员自立的能力,帮助其在场上做一名合格球员的同时,在场外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和生活。, 实现场上、场外两不误,“体教融合、文武两立”成为关键。“对于走上职业球员道路的学生,我们有强劲的师资队伍为他们的文化课保驾护航。而对于非梯队的学生,学校同样注重培养,让他们可以顺利通过高考或单招进入大学,未来可以读研、留学或是从事足球教练员的工作。”浙江绿城足球学校校长杨剑说。, 随着足球逐渐走入校园,杭州越来越多的小学也开始重视校园足球发展。在杭州星洲小学,肤色黝黑的学生们正在教练的哨声中刻苦训练。, “虽已是暑假,但没有一个学生因为怕苦怕累不来训练,在训练球技的同时,学生们团结友爱、尊重队友的意志品质也会得到提升。”杭州星洲小学校长赖爱娥说,比赛除了可以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,也能让学生在比赛中更好地成长。, 赖爱娥介绍,学校会安排每个班级每周一节足球课,确保训练时间充足。除此之外,学校还会组织不同形式的足球交流学习,参与不同层面的比赛,激发学生的足球热情。在其看来,比赛不为输赢,而是为了孩子们在此过程中能增长见识、清楚自身实力,并且不断进步。, 在杭州濮家小学球场上,队员们进行着开合跳、往返跑、对抗训练等足球项目的体能训练。该校校长郑大仕介绍,学校在学生完成学业课程之余,设置了兴趣班、班级队、年级队、校区队等8个层面的训练方案,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竞争和上升机会。, 谈及足球的未来发展方向,郑大仕认为,“无论是足球的实力水平,还是运动热情,只有当学生们真正身处比赛中时,才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。希望教育、体育等部门能够举办更多的比赛,给学生创造实战机会。”(完)